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古代战争频繁,这其中也涌现了一众名将,但正如诗中所写“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功勋的建立都是从血雨腥风中厮杀出来的,这样的人都有真本事,可以给自己效力的君主分忧解难,但同时功勋的建立最易得人心、得军心,哪怕没有谋反的意思也容易因为功高震主、风头太过引来杀身之祸,萧何又因何能善终呢?拒绝封赏公元前196年,刘邦御驾亲征,镇压陈豨联合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古代战争频繁,这其中也涌现了一众名将,但正如诗中所写“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功勋的建立都是从血雨腥风中厮杀出来的,这样的人都有真本事,可以给自己效力的君主分忧解难,但同时功勋的建立最易得人心、得军心,哪怕没有谋反的意思也容易因为功高震主、风头太过引来杀身之祸,萧何又因何能善终呢?
拒绝封赏

公元前196年,刘邦御驾亲征,镇压陈豨联合王黄等人在赵地发动的叛乱,同一时期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在关中与陈豨里应外合也造了反,于是萧何跟吕后处死了韩信,攘外必先安内,清除了刘邦的一块“心病”。刘邦也是对给萧何加官进爵升至相国,加封五千户,赏五百士卒,表面上是嘉赏,实则也是对萧何的试探,与萧何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韩信都反了,刘邦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身边的人,赏的五百士卒不过是他们监视萧何的说辞罢了。
不过好在萧何幕下的召平也是个聪明人,从中提醒了萧何,萧何明白里面帝心猜忌的后果,第二天就到宫中极力推辞刘邦的封赏,还拿出许多自己的钱财拨入国库或用作军饷。
送上人质

刘邦对试探的结果很是满意,但这显然还不能达到消除怀疑的程度。萧何又把家人居家迁至都城,相当于一家老小全部放在眼皮底下,此外,萧何还从家里挑选了萧家子弟送入军营,送上人质,萧何就是要让刘邦切实的明白,他刘邦手里有足够分量的把柄,足以对萧何的一举一动形成牵制和威胁。
对于君王来说,一个人有弱点不可怕,比如那些贪恋手中权势或是家中钱财的人,都能精准打击很好拿捏,相反那些无欲无求的人才更难把握,所以若是忠心耿耿却无二心,主动送上的软肋才是表忠诚的最优解。
自毁名声

萧何在刘邦打天下的时期一直处理后勤事务,为刘邦集结军队送往前线,长期治理关中且和平安稳定,为了保证军民有足够的粮食不急还与百姓一起耕种,在战时自然是有利的,深得民心才能更好的让各项政策和命令有序运行,但是既然霸业已成,萧何位极人臣又深得民心就是刘邦的威胁,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于是萧何开始刻意成为“贪官”,肆意搜刮百姓。刘邦平定黥布的叛乱班师回朝时被许多百姓拦住去路,控告萧何用低价强行购买百姓的房屋,直呼希望刘邦可以替他们做主,刘邦召见萧何,本来并没有多生气,但萧何提出让百姓在上林苑更重,刘邦大怒认为他收了商人的钱财看上了上林苑,把萧何关了起来。之后是侍从和刘说邦如果萧何有二心大可趁刘邦平反外出之际占据关中,一番劝说下,刘邦也明白萧何拒绝封赏、拿出钱财、送上人质都是为了自保,就把萧何放出来好生安慰了一番,此后萧何对刘邦更是恭敬,刘邦也消除了对萧何的怀疑。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c69.cn/101572.html